资讯中心
发布时间:2017/07/15 11:09:07 点击:
相信很多设计师总是会有那么一瞬间是突然没了底气的,比如说在金主爸爸让你改改改了N次之后,或者是绞尽脑汁都无从下笔的时候,这都会让你怀疑人生,怀疑自己是不是该退出设计这个舞台了。但我们都是成年人,也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,所以千万不要怂,“吃”了这“干货”之后继续你的设计之路吧!
下图是最近在做的一款logo,叫做「iwork」:
装下13,加个带辅助线的
根据“视觉品牌基因法”,我得到了辅助元素,如下图:
但是在做延展的时候遇到了问题,由于自己的“平面构成”水平一般,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图形延展都很抗拒,自己常用的延展方式要么是放大单个元素,要么是平铺元素,如下图:
这两招已经用三年了,所以这一次打算离开自己的舒适区,做一次不一样的!
虽然有了决心,但是凭空来做,还是做不好,于是找了大量参考,最后经过筛选得到下图:
我对着上面的感觉开始做自己的图形延展,做了一遍又一遍,得到结果如下:
总感觉哪里不对,但又说不上来,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,又做了很多稿,可还是不理想。突然我意识到,这样做下去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
问题,即使侥幸做出来了满意的图形延展,那也是一种偶然,下次再做其它元素的延展,还是会摸不清头脑,浪费大量的时间。于是我决定去研究原作者的图形,分析它好看的内在原理是什么?
这个分析的过程你可以自己思考,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讨论,当你得到一些结论之后,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案例去验证,这样不断的反复试错,从而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依据!
按照上面的方法,我得出两个字来形容参考图好看的原因——丰富,而这个丰富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来考虑,大纲如下:
1.大小:元素大小丰富,有大有小,对比明显
2.疏密:元素疏密程度丰富,有疏有密
3.颜色:颜色层次丰富,共有三层——红色底、黑色元素、白色字体
4.方向:元素排列方向丰富
5.形状:虽然基础图形只有两个样式,但是由于画面边上的元素被切割,从而使每一个元素的形状看起来都是不同的,这样也就增强了视觉样式的丰富性。
有了这5点原理,再进行设计,我突然觉得思路特别清晰,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,于是我朝着正确的方向,很快就把之前的稿子优化了一遍,而且结果还算满意,如下图:
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得出结论,其实网上的各种经验之谈大都是设计师们的经验积累,如果你喜欢,你也可以。
客户问答 / Customer Q
资讯中心 / information Centre
2024-07-17
2024-07-17
2024-07-16
2024-04-09
2024-04-08
2024-04-02
2024-04-01
您的需求 / Your needs
微信在线
咨询电话
投诉电话